第705章 風波-《我老爹是叫門皇帝》


    第(2/3)页

    即便官府的人一直說著岳爺爺在西湖邊葬著呢,讓于太保也過去,能夠做個伴,可百姓們還是不同意。

    特別是于氏一族的代表說道,岳爺爺千古忠勇,我們是打心眼里面敬佩,也絕不敢有任何不敬,可岳爺爺是慘死風波亭,是被奸人所害,是被偷偷收斂尸體,而后又遷移到西湖的。

    可于太保是壽終就寢,并且還是在老家,老家的人絕對不允許別人把于謙的尸體拉出故土,落葉歸根,說到奉天殿也是這個理。

    第一日走的時候,來了兩千名百姓,他們就坐在道路之上,看到車隊來了后,都是站起身,將道路堵得死死的,前面的人雖然都是赤手空拳,可后面的人都是拿著家伙事的。

    他們是要拼的。

    不管是當官的,甚至是拿著刀的士兵如何訓斥,他們呢也不愿離去,甚至有一些火氣大的青壯還率先挑釁,朝著前面的官員,士兵扔起了石頭。

    第一次護送也因此打住。

    官員們想著,他們人多,朝廷有百萬雄兵,想將于謙的尸體拉到西湖埋葬,誰能阻止。

    而后,官府便火速調遣兵丁,將護送于謙尸體的兩百人,增加到了三千,跟行軍打仗一樣,前面是三百騎兵,旗幟飄揚,很是壯觀,本來是想著拿騎兵去震懾刁民。

    正在官員們想著事情成了后,他們卻又傻眼了,這次百姓來了四萬多人,整個錢塘縣只有四萬戶,二十五萬的人,來了整整四萬,可以說每戶都出了一精壯。

    這可就讓官員們都犯了難,已經通報朝廷了,陛下也允許了,可于太保若是不能如期安葬在杭州西湖,那這一干官員不都是欺君了嗎。

    可膽小怕事的百姓,竟然也不聽當兵的話了,士兵都拔刀了,他們竟然還敢蹦起來。

    這些官員也不敢因為于謙的事情,再惹出什么大的波動,激起民變,就更加嚴重了。

    西湖葬英豪,英雄互相成就,多好的事情了,為何這幫刁民都想不通呢……

    世間之事,本就沒有那么絕對。

    官府的人認為將于謙埋葬在西湖,是給于太保一份更大的殊榮,想著岳武穆的名聲千古流傳,于謙葬在西湖,亦能如此,岳武穆,于文正,千古佳話,這就是于太保所爭萬事之名啊……

    可錢塘的百姓卻想著,于謙在世的時候,保護了大明,護持了百姓,在他死后,我們也要保護他一次,就只有最后一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