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政通人和-《我老爹是叫門皇帝》
第(3/3)页
這個時候的于謙舒服了很多,呼吸也算通暢,也沒有之前那么頭昏,聽著身邊兒女們的哭聲,于謙心里面明白,自己快死了。
不過,他卻沒有一絲恐懼。
人生自古誰無死啊。
他趁著自己現在還有力氣,交代了兒女們一些話。
而后又讓人把房間外守著的孫瓚叫了進來,將他這外出兩年謄寫下來各地的風土人情,百姓疾苦之事的風土錄,交給了孫瓚。
讓他在南京,代替自己交給皇帝。
看著如此虛弱的于謙,孫瓚的內心也很是悲痛,將東西收好后,便跪下身去給于謙磕了三個頭。
將事情安排完后,于謙便閉上了眼睛,想著他的一生。
從八歲時,他被鄉鄰稱呼為神童,通經書大旨,屢出奇語。
“一年兩度伐枝柯,萬木叢中苦最多。為國為民皆是汝,卻教桃李聽笙歌。”
“護主有恩當食肉,卻銜枯骨惱饑腸。于今多少閑狼虎,無益于民盡食羊。”
重名節,輕名利,重成仁,輕殺身,重社稷,輕君王這是他為官之后的政治主張……
在真正的走向生命盡頭的時候,于謙想到了遠在京師的那個學生。
嘴角露出了微笑。
政通人和,百姓安居樂業,應在成化一朝實現……
這一生,無憾矣……
天高露濃,一彎月牙在西南天邊靜靜地掛著。
清冷的月光灑下大地,照在于謙的老宅之上,老宅之中的哭泣聲,時而傳出……
一場秋雨一場寒,今年的江南在入秋以來,雨勢不減,氣溫也是下降的極快。
達官貴人們正在期盼著今天冬天的第一場雪,對于寒冷的天氣并沒有什么直觀的感受。
而普通的百姓都早早的認定,這可能是近十年來,最寒冷的冬天,他們為了明年的光景而擔心,為了莊稼是否可以大豐收而憂慮。
不過,不管是冬天第一場雪的風花雪月,還是普通百姓的些許擔憂,在于謙死亡之后,便顯得不在重要了。
于謙,大明帝國全篇歷史中的轉折人物,乃至在整個華夏歷史中占據璀璨一頁……
成化十六年十一月六日,突發疾病,不治而亡………………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