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他在撒谎。 当了十几年警察的韩飞一眼就看出了死者徐浩的这位陈姓导员有问题。 警方查案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出于各种原因而不愿意说实话、不配合的人。 这样的人,韩飞见多了。 “是吗?不过我们刚才在其他地方了解到的情况跟陈老师你说的好像不大一样啊,要不你再仔细回忆回忆?” 常年和各类罪犯打交道,韩飞的眼神无比凌厉,整个人给人的压迫感也很强。 此话一出,陈老师的表情便肉眼可见的慌乱了起来。 但他脸上的慌乱也仅仅只是持续了几秒钟,表情很快便恢复如常。 陈老师虽说没有和警方打过交道,但警察问话的套路,他还是知道的,在电视剧上看过。 他察觉到了韩飞是在框他。 摇了摇头,继续坚持自己刚才的说法:“那我就不清楚了,反正我是真不知道徐浩跟谁闹过矛盾,没听说过。” 在经验丰富的老警员面前,撒谎的意义不大。 所以,虽然陈老师几乎是什么也没说,但从他的回答中,韩飞能确定两件事。 一:徐浩的死和这位陈老师大概率没什么关联。 毕竟如果徐浩的死和他有关系,那他一定会故意推几个人出来,误导警方查案,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一口咬定自己什么也不知道。 二:徐浩肯定在学校里肯定跟人结下过梁子,而且这个人,陈老师一定认识。 不出意外的话,他和这个人的关系应该很不错,不然也不会啥都不说。 一般情况下,仅仅知情不报是不构成违法的,远远达不到包庇罪的标准。 只有明知罪犯身份却还帮他逃脱、隐藏或提供钱财等行为才能构成窝藏、包庇罪。 因此即便韩飞能看出来陈老师是故意不想说,也没法对他采取什么强硬措施。 但韩飞想到了另一个法子。 “我能看看徐浩所在班级的名单吗?” “可以的,我找找啊……在这。”陈老师翻找了一阵后,将一份纸质名单递给了韩飞。 第(1/3)页